近期,国内水泥行业持续多年的“价格战”呈现缓和趋势,市场供需关系逐步改善,部分区域企业盈利修复迹象显现。业内人士分析,在产能调控趋严、成本压力传导及基建需求回暖等多重因素推动下,行业或迎来阶段性拐点。
以河南洛阳市场为例,区域性龙头企业洛阳同力水泥近期通过优化产能结构、提升环保技术投入等方式降低综合成本。公司负责人表示,当前水泥销售价格较年初小幅回升,叠加煤炭等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回调,企业毛利空间有所改善。与此同时,本地经销商洛阳水泥批发渠道反馈,二季度以来下游基建项目开工率提升,高标号水泥采购量环比增长约15%,库存周转效率同步加快。
市场渠道变革也在加速行业洗牌。主营建材供应链服务的洛阳孙氏建材透露,当前客户对价格敏感度下降,更关注水泥品质稳定性及物流配送效率,促使中小经销商向“服务+产品”综合模式转型。中国建材行业协会指出,随着错峰生产常态化及“双碳”目标推进,具备技术升级能力的企业有望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。
值得关注的是,行业虽现回暖信号,但需求端复苏仍受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制约。未来,通过协同处置、绿色生产等模式挖掘新增量,或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路径。